入库前环境遗留异味:在食品入库前,冷库内部本身就残留有异味。
入库食品品质欠佳:部分入库食品在进入冷库前就已腐败变质,像变质的蛋类、肉类和鱼类等,这些食品会散发难闻气味,污染冷库环境。
交叉污染:存放过鱼类的冷库,若未经清洗就存放肉类、蛋类或水果蔬菜等食品,极易导致气味相互感染,使后存放的食品变质。
温湿度及通风管理不当:冷库通风不畅,温、湿度过高,为霉菌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,进而产生霉味。
制冷系统泄漏:冷库制冷管道发生泄漏,制冷剂(氨)会渗透到食品中,引发异味。
温度控制失效:冷库温度降不下来,致使肉品等食物变质腐坏,产生腐败气味。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鲜肉尚未冻结、冻透就转库贮藏时。
混放引发异味:将具有不同气味的食品存放在同一个c70372a7c3b9b278c0f55b7304a310d4内,不同气味相互混杂,导致异味产生。
严格把控食品入库品质:进入冷库冷藏的食品,必须经过严格检验,只有未变质的食品才能入库储存。
确保冷库清洁无异味:冷库库房在进货前,不得有异味残留。若存在异味,必须进行专业的技术处理,彻底排除异味后,方可投入使用。
强化设备维护管理:日常要加强对冷藏设备的维护保养,严禁倒堆卸货,防止因操作不当砸坏制冷管路,导致制冷剂外泄。
稳定控制冷库温度:食品在冷加工过程中,需确保冷库库房维持一定温度。禁止将尚未冻制完成的食品进行转库或存放。若冷库库房温度无法下降,需及时查找原因,排除故障后,再进行食品加工。
合理规划食品存放:冷库内严禁混合存放易相互感染气味的食品,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和气味,进行分区存放。